![]() |
![]() |
![]() |
![]() |
![]() |
黄河浪涌“十连冠” 军民共绘双拥图发布时间:2025-05-14 09:14:52 点击数: 来源:
一个荣誉,镌刻鱼和水的故事;沉甸奖牌,凝聚叶对根的情谊。全国双拥模范城是军地共同颁发的唯一国家级城市品牌。2025年4月,兰州市第十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命名,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近年来,兰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兰部队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坚持把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强军梦、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有效载体。 “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发挥双拥工作联系军地军民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全市新时代双拥工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兰州市始终扛牢双拥工作的政治责任,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定期召开党委议军会议、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双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完善双拥工作机制,制定、修订、出台《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等各类政策和规范性文件40余份,建立起细致、高效的政策落实机制,有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部队需求在哪里,服务保障就到哪里。兰州市聚焦服务保障部队建设,优先解决部队基础设施、营区建设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了部队基础设施和战备训练生活条件。
浓厚氛围凝聚尊崇合力 “青春有梦,国防有我。我们要牢记革命先辈的无悔牺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奋发向上,将来报效祖国。”2024年9月30日,兰州市金塔路小学举办了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家长课堂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2023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千人千校红色老兵进校园”工作的通知》,建立完善老兵进校园制度机制,组织1000余名优秀退役军人进入中小学担任红色辅导员、红色故事宣讲员、国防教育辅导员、征兵工作宣传员。 在兰州,双拥是一种城市习惯。全市建设双拥公园6个,开通双拥地铁专列2趟。建立国防教育基地30余个。每年举办省市各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近年来社会各界累计网上献花人数达4000多万人次,留言640多万条。
每年,兰州市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拥军、文化拥军、科技拥军等活动,组织新兵欢送、老兵退役欢送仪式,八一、春节向驻兰官兵、共建部队致慰问信。
全城大爱共叙鱼水深情 2024年8月,兰州市拥军一卡通“戎耀卡”正式实施,为驻兰部队官兵、文职人员提供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多元化优待服务。
为金城最美军嫂颁发荣誉证书。 全市建立健全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机制,规范军地互办实事、互解难题机制流程。紧盯官兵的需求,积极做好退役安置、就业创业、子女教育优待等工作,解除官兵的后顾之忧。转业军官、由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随军家属的安置率达到100%,举办150余场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及家属就业线上线下招聘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7万余个。共有2400余名军人子女享受义务教育阶段优待政策,260余名军人子女享受中考加分政策。
兰州拥军,从来没有淡季。全市建立部队官兵立功受奖喜报送达和奖励制度,常态组织关爱抗战老兵、关爱烈属活动,广泛开展社会拥军活动,建设“拥军崇军购物广场”和“拥军崇军街”,与千余家企业签订拥军惠军协议,官兵获得感十足。
双向奔赴同奏双拥强音 2024年,市双拥办组织相关拥军企业走进海军兰州舰驻地,开展“情暖兰州舰·美食进军营”拥军慰问活动,让兰州牛肉面香飘军港内外。2025春节,一包包装有兰味特产和慰问信的新春拥军礼包,送到驻守在新疆、西藏等地的边防部队官兵手中。 一片真情换来军地之间的幸福双向奔赴。每年兰州市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拥军、文化拥军、科技拥军等活动,组织新兵欢送、老兵退役欢送仪式,八一、春节向驻兰官兵、共建部队致慰问信。积极打造“城舰共建”“城连共建”双拥品牌,建立重大节日走访、执行重大任务慰问等常态化互访交流机制。2024年9月兰州舰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驻兰部队牢记宗旨使命,视驻地为故乡,把群众当亲人,积极参与兰州经济社会建设,承担抢险救灾、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兰州建设等重大任务,充分发挥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