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小社区拥军的大情怀发布时间:2013-10-16 16:48:42 点击数: 来源:
——长春绿园区青年街道龙泉社区社会化拥军纪实在长春绿园区青年街道龙泉社区一楼大厅内,十余家企业在社区的组织下,正在开展为辖区优抚对象“送温暖、送岗位、送政策”就业帮扶活动,20多名退伍军人满怀激动的心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在应聘着自己中意的工作岗位,用人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员和这些退伍军人好像一家人一样,唠着家常和岗位需求,其乐融融。像这样的就业帮扶活动,龙泉社区每年得举办2、3次。 龙泉社区辖区面积只有0.7平方公里,辖区人口9210人,拥有各类优抚对象171人。几年来,龙泉社区在省市区、街道的关怀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整合社区资源,调动社会各界拥军热情,全力推进社会化拥军工作,形成了“党政主导、军地互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新局面。 搭建“四级管理”平台,社会化拥军工作地位凸显 建立了“社区拥军优抚工作站+网格拥军优抚工作室+楼栋拥军优抚帮扶组+邻里拥军优抚互助户”的四级管理服务网,实现社区拥军优抚工作站管“面”、网格拥军优抚工作室管“片”、楼栋拥军优抚帮扶组管“块”、邻里拥军优抚互助户管“点”的岗位权责阶梯式全覆盖管理目标。拥军优抚工作站增设5—7名委员,吸纳了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负责人进拥军优抚工作站担任兼职委员;社区书记牵头抓全面拥军工作,班子成员分片管理,强化责任,落实任务。将豁区分成六个责任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定人包保联络,形成了社区、责任区、楼栋、互助户纵横到边,立体覆盖的四级架构和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龙泉社区按照四级管理责任分工,每年组织人员对辖区优抚对象进行一到两次的调查摸底工作,及时掌握优抚对象的生产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优抚对象解决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坚持“三化并行”,形成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良好氛围 “三化并行”是指坚持“服务多元化、资源整合化、运作社会化”理念,动员驻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社会化拥军工作中来。 ——服务多元化。围绕就业安置、求医问药、强身健体、生活困难、老年照料、家庭难题、政策法规咨询、文化娱乐、学生课后辅导、子女入托入学等10余项与优抚对象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开展社会化拥军工作。先后推出“六联二建”、“一刻钟”商圈服务、“家事一线通”、“温馨驿站6+1”访谈服务等特色拥军服务载体,深得优抚对象的欢迎。通过优势整合,将67家服务网点联系电话、地址制成社区爱心拥军服务卡,发放给优抚对象,服务内容涵盖10个系列28个项目,使优抚对象一般性服务需求不出社区就能得到解决。 ——资源整合化。在社区书记赵红的口袋里,总装着一个“小红本”,上面记录着辖区退伍军人和军属的就业需求,多年来,她不单单把这些事记在本上,更是放在心上,落到实处。按照辖区内企业的工作性质、职业特点、资源优势,她和社区拥军工作站的同志挨家挨户去走访,了解到有万新卫等18名退伍军人失业,在她的策划下,社区按照“党政牵头,企业联手,上下联动”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了“送温暖、送岗位、送政策”的创业帮扶活动。先后为尹玉玺等4名退伍军人提供再就业岗位,为33名军人家属介绍到北京华联超市、永新大药房、嘉恒物业等十多家企业工作。此外,社区还积极帮助下岗失业和复员待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把就业立足点放在开展社区服务业上,积极协调帮助申请小额贷款,先后帮助5人办理了小额贷款,并为其解决了经营场地。退伍兵曲彦龙,因为当兵时是农村户口,不能安置工作,他就回到老人在长春给他留下的房子居住,靠打零工维持生活,饥一顿、饱一顿,社区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辖区内的人大代表,帮助他安排到大成玉米工作,成为正式工人,现在不仅有了工作,还结了婚,有了孩子,单位还分了一套住房,逢年过节他都要到社区来表达感激之情。 ——运作社会化。几年来,龙泉社区培育发展了与优抚对象生活需求相关的便民类、文体类、维权类、服务类等各类社会志愿者队伍20多个,这些志愿者队伍与社区一起,组织开展了“代理儿女”、洁美家园、文明守护、四点钟小课堂等各类便民活动。社区为60岁以上的优抚对象建立了健康及家庭状况档案,每年两次定期组织优抚对象进行免费体检。为了使独居高龄优抚对象感受到“家”的温暖,社区成立了日间照料室,为年老多病的伤残军人、老兵、遗孀优先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社区还为6名优抚对象免费安装了邦尼呼叫器,为优抚对象提供现代化智能服务。还为26户空巢老人、遗孀和现役军人家属与邻里志愿者结成牵手互助户,邻里志愿者对优抚对象每天提供1至2小时无偿服务,目前累计服务达到1200多小时。社区还建立了走访慰问、结对帮扶长效机制,每到重大节日,社区的同志们就会为他们送上慰问品、慰问金,元旦、春节,社区就将军属和优抚对象请到一起,举办文艺晚会,自导自演,共娱共乐。通过社区和志愿者队伍的热情服务,浓厚的“鱼水之情”让社区更加和谐。老兵遗孀张凤珠老人今年已是80岁高龄,一人独居,老人把社区的工作人员当成自己的儿女一样,不仅日常生活需要社区帮助,就连存钱也要社区人员陪着去,她告诉我们:“社区的这些人啊,比我的儿女还亲”。 续写军民鱼水深情,双拥共建再谱新篇 龙泉社区从2006年与武警部队长春支队、解放军208医院、武警医院共建以来,每年“八.一”、中秋、春节社区与部队的官兵们都要开展各种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走进军营,为官兵们包饺子、腌制酸菜、咸菜、送慰问品等,部队干部战士也经常到社区优抚家庭慰问,帮助打扫环境卫生,搞联欢、演节目,龙泉社区先后两次被长春市委、市政府评为军警民共建先进单位。 社区的体贴关怀和亲情服务,深深感动着每一位优抚对象,而这一份份感动汇成了一股人心所向、人心思上的巨大凝聚力,龙泉社区的社会化拥军工作呈现出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今天的龙泉,正不断推动机制和载体创新,全力打造社会化拥军工作新品牌,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长春市双拥办 杨明贵)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