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欢迎登陆兰州双拥网!
您目前所在位置:首页 > 双拥信息 > 拥军优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实施两周年工作巡礼(五)

发布时间:2023-01-10 10:25:30    点击数:  来源:原创

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篇

 

《退役军人保障法》颁布实施两年以来,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认真贯彻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着力加强全市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全市1201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全面落实了“五有”建设要求,全市县、乡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示范型服务中心(站)达到100%、111个300名退役军人以上村级服务站全部通过国家示范型创建验收,取得了工作进度与社会效果的双丰收。

 

一、强基固本抓建设,建章立制强责任

 

一是发挥特色优势,提升服务工作。以示范型创建促整改,以示范型创建抓提升,依托地方特色亮点,积极发挥区位优势,结合自身实际,推动示范型服务体系建设向好发展。甘家巷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社会组织承接“老兵您好”退役军人社会化服务项目,荣获退役军人事务部表彰“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

 

二是提高履职能力,完善体系建设。制定《兰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规范》,量化建设标准、服务标准,积极引导各级服务中心(站)紧紧把握服务宗旨,提升作风。重点督导检查基层服务机构单设率、工作人员到位率,推动建立专项经费保障等制度,确保基层服务中心(站)有人干事、有钱干事、有序干事。先后涌现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个人李胜利,全国百名优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主任(站长)金哲等全国先进典型。

 

三是加强三基建设,推进创建工作。制定了《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工作标准》,定期前往各级服务中心(站)开展调研督促指导,摸清真实情况和矛盾症结,及时研究解决问题,有力保障了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多次召开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工作会,督导街道、村镇服务站开展各项工作。

 

二、聚焦使命抓落实,多措并举提质效

 

一是优抚优待高效推进。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工作启动以来,各级服务中心周密部署,优化流程、倾情服务,对建档立卡信息采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通过抓牢乡镇(街道)“基础关”,严把市县两级“审核关”,强化队伍“联动关”等多措并举,同步推进协调解决难点问题,全面提高优待证申请率、信息录入精准率。

 

 二是拥军惠军全域覆盖。为贯彻落实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关于“规范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推动社会化拥军”要求,市中心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与近百家优质企事业单位签订拥军惠军协议,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持有效证件或优待证可在拥军惠军合作单位享受金融财会服务、通信运营、旅游景区、住宿餐饮休闲、医疗体检、生活服务、技能教育培训、电子科技等8大类专属优待服务。

 

三是就业创业多元搭建。积极搭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1.2万人次到场应聘,投递3624份简历,1548人与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开展“直播带岗”、“线上推介会”等活动,15家企业提供近600个岗位,1.5万余人次观看直播,依托西北人才网平台,提供持续性的就业服务,促进用人单位与退役军人双向选择、精准对接。

 

四是权益维护精准有力。积极发挥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第一站”“第一线”作用,常态化开展政策咨询、矛盾化解、思想疏导等工作,拓展法律服务工作站、“老兵律师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功能,用心用力、事心双解。每月形成退役军人数据综合报告,为退役军人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五是帮扶解困用心用情。充分发挥四级统筹联动,推进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制度,重点做好五大节日“双百”走访慰问活动,两年以来共帮扶慰问退役军人2200人次,让退役军人真正感受到温暖和爱心。2022年10月兰州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全面启动,标志着我市退役军人保障工作进入新阶段,进一步筑牢帮扶救助困难退役军人的基础。

 

六是志愿服务规范运行。市、县(区)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医疗、通讯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以社区(村)为单位,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一村(社区)一警一队伍”建设,每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以退役军人和民兵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人数不少于10人,以小区为单位,进一步编实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按照辖区退役军人数量,组建相应力量的储备队员。“兰州蓝”护卫者退役军人志愿项目荣获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拥军优属

电话:0931-5109082
拥军优抚科:0931-5109082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武都路
510号